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17 16:43:56  浏览:947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淘汰落后生芰Α⒐ひ蘸筒返哪柯肌罚ǖ谝慌┮丫裨号迹钟璺⒉迹?999年2月1日起施行。


为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目录。
一、本目录淘汰的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生产方式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环境污染严重、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
二、本目录公布的第一批涉及10个行业,共114个项目。其中有些项目,有关部门已采取各种方式发布过,为进一步加大淘汰的力度,这次予以重申。国家经贸委将在研究制定产业政策的过程中,针对国内外市场变化和产业发展的情况,陆续分批颁布淘汰、限制落后生产能力、工
艺和产品的目录。
三、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企业要制定规划,采取有力措施,限期坚决淘汰本目录所列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一律不得新上、转移、生产和采用本目录所列的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各地经贸委(经委、计经委)要将规划上报国家经贸委。
四、本目录涉及到依法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的,由国家经贸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商地方人民政府处理。
五、各地人民政府要督促本地工商企业执行本目录。对拒不执行淘汰目录的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各有关部门要取消生产许可证、各商业银行要停止贷款。对情节严重者,要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六、本目录由国家经贸委负责解释。

附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
一、落后生产能力
-------------------------------------------------
|序 号| 名 称 | 淘汰期限 |
|---|----------------------------------|--------|
| 1|没有采矿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以下简称“两证”)的各类小 |1999年 |
| |煤矿 | |
|---|----------------------------------|--------|
| 2|在国有煤矿矿区范围内,1997年1月1日后开办的各类小煤矿 |1999年 |
|---|----------------------------------|--------|
| 3|在国有煤矿矿区范围内,1997年1月1日前开办的、“两证”不全的 |1999年 |
| |各类小煤矿 | |
|---|----------------------------------|--------|
| 4|在国有煤矿矿区范围内,1997年1月1日前开办的、“两证”俱全且 |1999年 |
| |经批准生产,但因布局不合理,影响国有煤矿长远发展的各类小煤 | |
| |矿 | |
|---|----------------------------------|--------|
| 5|国有煤矿矿区范围以外,凡“两证”不全,经整顿到1999年2月底 |1999年 |
| |仍达不到发证条件的各类小煤矿 | |
|---|----------------------------------|--------|
| 6|开采高硫高灰煤,又未采取有效降硫降灰措施的各类煤矿 |1999年 |
|---|----------------------------------|--------|
| 7|有化学制浆车间、年产5000吨以下的造纸厂 | * |
|---|----------------------------------|--------|
| 8|年加工皮革3万张(折牛皮标张)以下的制革厂 | * |
|---|----------------------------------|--------|
| 9|无合法资源配置,通过非法手段获得原油资源,产品质量低劣,安 | * |
| |全环保达不到国家标准的成品油生产装置 | |
|---|----------------------------------|--------|

| 10|2000年1月1日前不能生产90号及90号以上车用无铅汽油的成品油生|1999年 |
| |产装置 | |
|---|----------------------------------|--------|
| 11|平板玻璃平拉工艺生产线(不含格拉威贝尔平拉工艺) | * |
|---|----------------------------------|--------|
| 12|四机以下垂直引上平板玻璃生产线 |2000年 |
|---|----------------------------------|--------|
| 13|窑径小于2米(年产3万吨以下)水泥机械化立窑生产线 | * |
|---|----------------------------------|--------|
| 14|窑径小于2.2米(年产4.4万吨以下)水泥机械化立窑生产线 |2000年 |
|---|----------------------------------|--------|
| 15|土法炼铅锌:采用土烧结盘、简易土高炉等落后方式炼铅,用土制 | * |
| |马弗炉、马槽炉、横罐、小竖罐等进行焙烧、简易冷凝设施进行收 | |
| |尘等落后方式炼锌或氧化锌制品,现年产铅或锌(或氧化锌含量) | |
| |2000吨以下的企业 | |
|---|----------------------------------|--------|

| 16|土法炼汞:采用土铁锅和土灶、蒸馏罐、坩埚炉及简易冷凝收尘设 | * |
| |施等落后方式炼汞,现年产汞10吨以下的企业 | |
|---|----------------------------------|--------|
| 17|土法炼砷:采用土坑炉或坩埚炉焙烧、简易冷凝设施收尘等落后方 | * |
| |式炼制氧化砷或金属砷制品,年产砷(或氧化砷制品含量)100吨 | |
| |以下的企业 | |
|---|----------------------------------|--------|
| 18|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 | * |
| |定矿种的任何企业 | |
|---|----------------------------------|--------|
| 19|无采矿许可证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办的钨、锡、锑、离子型稀土矿 | * |
| |山企业,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开办的钨、锡、锑、离子型 | |
| |稀土冶炼企业及钨加工(含硬质合金)企业 | |
|---|----------------------------------|--------|
| 20|大电网覆盖范围内,单机容量2.5万千瓦及以下的凝汽火电机组 |服役期满 |
|---|----------------------------------|--------|
| |二、落后生产工艺装备 | |
|---|----------------------------------|--------|

|序 号| 名 称 | 淘汰期限 |
|---|----------------------------------|--------|
| 21|PB2、PB3、PB4型矿用隔爆高压开关 |2000年 |
|---|----------------------------------|--------|
| 22|6AM、ΦM-2.5、PA-3型煤用浮选机 |2000年 |
|---|----------------------------------|--------|
| 23|PG-27型真空过滤机 |2000年 |
|---|----------------------------------|--------|
| 24|X-1型箱式压滤机 |2000年 |
|---|----------------------------------|--------|
| 25|ZYZ、ZY3型液压支架 |2000年 |
|---|----------------------------------|--------|
| 26|自行车盐浴焊接炉 |2000年 |
|---|----------------------------------|--------|
| 27|建国前生产的细纱机 |2000年 |
|---|----------------------------------|--------|
| 28|所有“1”字头的细纱机 |2000年 |
|---|----------------------------------|--------|
| 29|1979年及以前生产的A512、A513系列细纱机 |2000年 |
|---|----------------------------------|--------|

| 30|行业主管部门下发细纱机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所生产的细纱机) |2000年 |
|---|----------------------------------|--------|
| 31|土法炼油 | * |
|---|----------------------------------|--------|
| 32|汞法烧碱 | * |
|---|----------------------------------|--------|
| 33|年产1万吨以下的电石炉 |2000年 |
|---|----------------------------------|--------|
| 34|开放式电石炉 |2000年 |
|---|----------------------------------|--------|
| 35|铁粉还原法苯胺工艺 | * |
|---|----------------------------------|--------|
| 36|年产1000吨以下黄磷生产线 |2000年 |
|---|----------------------------------|--------|
| 37|生产氰化钠的氨钠法及氰熔体工艺 |2000年 |
|---|----------------------------------|--------|
| 38|联苯胺和联苯胺型偶氮染料 | * |
|---|----------------------------------|--------|
| 39|高中温钠法百草枯农药工艺 | * |
|---|----------------------------------|--------|

| 40|建筑卫生陶瓷土窑、倒焰窑、多孔窑、煤烧明焰隧道窑 | * |
|---|----------------------------------|--------|
| 41|建筑石灰土窑 |1999年 |
|---|----------------------------------|--------|
| 42|陶土玻璃纤维拉丝坩埚 | * |
|---|----------------------------------|--------|
| 43|砖瓦简易轮窑、土窑 | * |
|---|----------------------------------|--------|
| 44|水泥土(蛋)窑、普通立窑 | * |
|---|----------------------------------|--------|
| 45|年产100万卷以下沥青纸胎油毡生产线 |2000年 |
|---|----------------------------------|--------|
| 46|热烧结矿工艺 |2000年 |
|---|----------------------------------|--------|
| 47|平炉 |2000年 |
|---|----------------------------------|--------|
| 48|1800KVA(含)以下冶炼铁合金电炉 |2000年 |
|---|----------------------------------|--------|
| 49|1.5平方米以下鼓风炉炼铜、冶炼烟气制酸干法净化和热浓酸洗涤 |2000年 |
| |技术 | |
|---|----------------------------------|--------|
| 50|60KA以下铝自焙电解槽 |2000年 |
|---|----------------------------------|--------|
| 51|“二人转”式有色金属轧机 |2000年 |
|---|----------------------------------|--------|
| 52|热轧方法生产铜线杆(黑杆) |2000年 |
|---|----------------------------------|--------|
| 53|B581、B582型精纺细纱机 |2001年 **|
|---|----------------------------------|--------|

| 54|BC581、BC582型粗纺细纱机 |2001年 **|
|---|----------------------------------|--------|
| 55|B591绒线细纱机 |2001年 **|
|---|----------------------------------|--------|
| 56|使用期限超过20年的各类国产毛纺细纱机 |2000年 |
|---|----------------------------------|--------|
| | | |
| |三、落后产品 | |
| | | |
|---|----------------------------------|--------|
|序 号| 名 称 | 淘汰期限 |
|---|----------------------------------|--------|
| 57|汞电池 |1999年 |
|---|----------------------------------|--------|
| 58|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2000年 |
|---|----------------------------------|--------|
| 59|多氯联苯(农药) |2000年 |
|---|----------------------------------|--------|
| 60|除草醚(农药) | * |
|---|----------------------------------|--------|
| 61|杀虫醚(农药) | * |
|---|----------------------------------|--------|
| 62|氯丹(农药) | * |
|---|----------------------------------|--------|
| 63|七氯(农药) | * |
|---|----------------------------------|--------|
| 64|毒鼠强(农药) | * |
|---|----------------------------------|--------|

| 65|氟乙酰胺(农药) | * |
|---|----------------------------------|--------|
| 66|氟乙酸钠(农药) | * |
|---|----------------------------------|--------|
| 67|二溴氯丙烷(农药) | * |
|---|----------------------------------|--------|
| 68|CER膜盒系列 | * |
|---|----------------------------------|--------|
| 69|JO2、JO3系列小型异步电动机 | * |
|---|----------------------------------|--------|
| 70|JDO2、JDO3系列变极、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 * |
|---|----------------------------------|--------|
| 71|DZ10系列塑壳断路器 | * |
|---|----------------------------------|--------|
| 72|DW10系列框架断路器 | * |
|---|----------------------------------|--------|
| 73|CJ8系列交流接触器 | * |
|---|----------------------------------|--------|
| 74|QC10、QC12、QC8系列起动器 | * |
|---|----------------------------------|--------|
| 75|JR0、JR9、JR14、JR15、JR16-A、B、C、D系列热继电器 | * |
|---|----------------------------------|--------|
| 76|电动机驱动旋转直流弧焊机全系列 | * |
|---|----------------------------------|--------|
| 77|GGW系列中频无心感应熔炼炉 | * |
|---|----------------------------------|--------|
| 78|SL7-30/10~SL7-1600/10、S7-30/10~S7-1600/10配电变压器 | * |
|---|----------------------------------|--------|

| 79|B型、BA型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系列 | * |
|---|----------------------------------|--------|
| 80|F型单级单吸耐腐蚀泵系列 | * |
|---|----------------------------------|--------|
| 81|GC型低压锅炉给水泵 | * |
|---|----------------------------------|--------|
| 82|JD型长轴深井泵 | * |
|---|----------------------------------|--------|
| 83|KDON-3200/3200型蓄冷器全低压流程空分设备 | * |
|---|----------------------------------|--------|
| 84|KDON-1500/1500型蓄冷器(管式)全低压流程空分设备 | * |
|---|----------------------------------|--------|
| 85|KDON-1500/1500型管板式全低压流程空分设备 | * |
|---|----------------------------------|--------|
| 86|3W-0.9/7(环状阀)空气压缩机 | * |
|---|----------------------------------|--------|
| 87|2V-0.3/7、V-0.3/7空气压缩机 | * |
|---|----------------------------------|--------|
| 88|2V-0.6/7、V-0.6/7空气压缩机 | * |
|---|----------------------------------|--------|
| 89|V-3/8、1V-3/8、VF-3/8、2V-3/7、2VF-3/8、WF-3/8、WF-3.2/7、 | * |
| |1WG-3/7、1WG-3/8、V-6/8、2V-6/7、2V-6/8、VF-6/8、W-6/7、 | |
| |WF-6/7、WF-6.3/7、2W-6/7、WF-9/7、DW-9/7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 | |
|---|----------------------------------|--------|

| 90|CA630普通车床 | * |
|---|----------------------------------|--------|
| 91|X920键槽铣床 | * |
|---|----------------------------------|--------|
| 92|B665、B665A、B665-1牛头刨床 | * |
|---|----------------------------------|--------|
| 93|D6165电火花成型机床 | * |
|---|----------------------------------|--------|
| 94|D6185电火花成型机床 | * |
|---|----------------------------------|--------|
| 95|D5540电脉冲机床 | * |
|---|----------------------------------|--------|
| 96|J53-400双盘摩擦压力机 | * |
|---|----------------------------------|--------|
| 97|J53-630双盘摩擦压力机 | * |
|---|----------------------------------|--------|
| 98|J53-1000双盘摩擦压力机 | * |
|---|----------------------------------|--------|
| 99|Q11-1.6×1600剪板机 | * |
|---|----------------------------------|--------|
|100|1200叠板轧机(二辊周期式四机架) | * |
|---|----------------------------------|--------|
|101|横列式线材轧机 | * |
|---|----------------------------------|--------|
|102|Q51汽车起重机 | * |
|---|----------------------------------|--------|
|103|TD62型固定带式输送机 | * |
|---|----------------------------------|--------|

|104|25MPa采油(气)井口装置 | * |
|---|----------------------------------|--------|
|105|OY-40石油钻机 | * |
|---|----------------------------------|--------|
|106|3t直流架线式井下矿用电机车 | * |
|---|----------------------------------|--------|
|107|18平方米烧结机 | * |
|---|----------------------------------|--------|
|108|直径1.98米水煤气发生炉 | * |
|---|----------------------------------|--------|
|109|A571单梁起重机 | * |
|---|----------------------------------|--------|
|110|25A空腹钢窗 |2000年 |
|---|----------------------------------|--------|
|111|ZD647、ZD721型自动缫丝机 | * |
|---|----------------------------------|--------|
|112|D101A型自动缫丝机 |1999年 |
|---|----------------------------------|--------|
|113|ZD681型立缫机 | * |
|---|----------------------------------|--------|
|114|DJ561型绢精纺机 | * |
|-----------------------------------------------|

| -------------------------- |
| |注:“*”为有关部门已明令淘汰的,应立即淘汰 | |
| |------------------------| |
| |“**”为该产品应于1999年底前停止生产 | |
| |------------------------| |
| |淘汰期限1999年是指应于1999年底前淘汰 | |
| |------------------------| |
| |淘汰期限2000年是指应于2000年底前淘汰 | |
| -------------------------- |
-------------------------------------------------



1999年1月22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办法
 

(1993年9月18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五号)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第十条规定,为奖励在我省科技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充分发挥广大科学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奖励的范围包括:应用于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推广、转让、应用已有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在大型工程建设、大型设备研制和企业技术改造中采用新技术;科学技术管理、标准、计量、科学技术情报工作以及不具备国家级自然科学奖励条 例的自然科学理论成果等。


  第三条 科学技术进步奖,按其科学技术水平、技术难度、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和对科学技术进步作用大小,分为省级和地、市(省直厅局)级。


  第四条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应用于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和生物新品种等),属于:
  1、省内首创的;
  2、省内同行业中先进的;
  3、具有广泛推广意义并经过实践证明具有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二)在推广、转让、应用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工作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三)在大型工程建设、大型设备研制和企业技术改造中,采用新技术,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四)在科学技术管理和标准、计量、科学技术情报等工作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取得显著效果的。
  (五)不具备国家级自然科学奖励条件的自然科学理论成果,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大实用价值的。


  第五条 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四等:一等奖奖金一万元;二等奖奖金五千元;三等奖奖金三千元;四等奖奖金一千五百元。凡获以上一、二、三、四等奖者,均发给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奖状、奖金。奖金由省科技进步奖奖励基金中支付。


  第六条 对我省现代化建设有特殊贡献的科学技术进步项目,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授予特等奖,发给特等奖奖状及证书,给予荣誉称号,并发给数额高于一等奖的奖金。


  第七条 设立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负责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审、批准和推荐申报国家级奖项目的工作。评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省科学技术委员会。


  第八条 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审批程序是:一个单位或个人完成的科学技术进步项目,按隶属关系或业务归口逐级上报。经地、市科委或省直主管部门初审合格后,报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评审。
  几个单位共同完成的科学技术进步项目,由主持单位负责联合上报,如其中某个单项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规定,也可单独上报,其审批程序同前款。


  第九条 经批准的省级科学技术进步项目,在授奖前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两个月内无异议的即行授奖;如有异议,由有关初审单位提出处理意见,报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裁决。


  第十条 地、市(省直厅局)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励条件、奖励等级、评审组织和审批程序,由地、市或省直厅局自行确定。其最高奖金数额不得超过五千元,奖金来源,属于地、市批准的,按现行财政体制,由地、市统筹安排;属于省直厅局批准的,由其集中的留用利润或事业费中支付。


  第十一条 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的事迹,应记入本人档案,并作为考核、晋升、评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十二条 获奖项目的奖金不得重复发放。如获奖的项目经上一级评审委员会评定,提高了奖励等级,可发给奖金差额部分。
  奖金应根据贡献大小合理分配。贡献大的,应给予重奖,不得搞平均主义。


  第十三条 获奖的科学技术进步项目,如发现有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骗取荣誉的人员或单位,经查明属实,应撤销其奖励,追回奖状、证书和奖金。并根据情节轻重,由所在单位给予批评或处分。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的职工
发生工伤事故无需工伤认定!

河南省陕县司法局 河南陕州律师事务所 曹红星


论文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4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该规定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不适用本条规定”,第十二条第一款则进一步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根据以上规定,对于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即使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基金,劳动者发生了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也将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人身损害赔偿诉讼,甚至也不能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而必须依法申请认定工伤,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索要赔偿。但是笔者认为以上规定极不合理,严重不利于保护受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故发表以下管见,欢迎批评指导。
关键词:工伤事故 雇佣赔偿 工伤保险 工伤认定
一、现行法律关于雇佣赔偿的规定。
当前我国现行法律基于雇佣性质的不同规定了两种雇用法律关系。一种是基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而形成的劳动关系,这种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特定的,尤其是用人单位必须是依法成立的单位,且具有合法的用人资格。例如企业与受雇劳动者形成的劳动关系、个体工商户与受雇的劳动者形成的劳动关系。我国当前的雇用法律关系主要是这种关系(本文为了叙述方便,以下简称劳动关系)。另一种是基于雇佣方与受雇方形成的民事合同而形成的普通雇佣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不特定的,尤其是雇佣方不一定是单位。例如雇主与保姆形成的雇佣关系、农村村民与帮工形成的雇佣关系。这种雇佣关系在我国当前普遍存在(本文为了叙述方便,以下简称民事雇佣关系)。基于两种法律关系性质的不同,我国法律对受雇劳动者在履行职务过程中遭受损害向雇佣方索要赔偿的途经及赔偿金额的计算规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
一是对于受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了劳动关系的,根据《劳动法》及《工伤保险条例》之规定,通过工伤认定程序解决(详见《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之规定)。二是对于受雇方与雇佣方形成了民事雇佣关系的,根据《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之规定,通过人身侵权损害赔偿诉讼途径解决(详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之规定)。而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三款之规定,“ 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不适用本条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明确规定:“ 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因此,这两条解决途径是平行的,互不交叉的。
二、对于形成了劳动关系,但是用人单位没有为受雇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基金,受雇劳动者发生工伤,通过以上解决途径将严重不利于受雇劳动者索赔。
笔者近期通过亲身代理的一件雇佣赔偿案件却发现以上规定存在严重缺陷。主要是用人单位没有为受雇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基金,受雇劳动者发生工伤,依法通过工伤认定途径将严重不利于受雇劳动者索赔。案情如下:个体户朱某在某市区建设路家电市场开办有线电视器材商店一个,2006年11月中旬秦某开始受雇于朱某在该商店打工,负责送货及安装工作。2007年元月16日秦某接受朱某指派到会兴为一客户维修天线时,因云梯滑倒而被摔伤。朱某在前期支付了4.5万元医疗费后,为了逃避赔偿责任 ,躲避秦某家人。2007年2月,秦某委托笔者代理本案。笔者经过调查,发现朱某虽领取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但没有给其雇佣的任何人员办理工伤保险,也没有缴纳工伤保险基金。笔者经过慎重考虑遂代理秦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受诉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告知原告不予受理。笔者无奈遂依法代理秦某向某区劳动局申请认定工伤,某区劳动局经过两个多月审查,认定秦某系工伤。朱某又依法对某区劳动局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工伤认定结论。时至今日,该诉讼尚没有终结。而秦某躺在病床上因无钱治疗已经奄奄一息。被告朱某在此期间还将原经营的商店及所有的汽车全部转让、抵债,将居住的房屋卖掉后外出打工。该案件朱某已经扬言,即使行政诉讼最终败诉,还将申请仲裁、提起民事诉讼,因此距离民事判决尚遥遥无期。但即使最终判决,因朱某已经转移、隐匿了全部财产,判决也将无法执行,受害人秦某也将不能得到赔偿款。然而现实中又何止受害人秦某这一个案例!笔者下面详述以上规定的缺陷。
二、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认定工伤,将大大延长受雇人获得有效法律救济的期限。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因此,受雇人是否构成工伤,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做出认定的最长期限可能达60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三条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因此,如果用人单位在工伤认定结束后,认为受雇人不构成工伤,还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而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以及《行政诉讼法》之规定,申请行政复议的最长期限是60日,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是15日。而行政机关做出复议决定的一般期限是60日,案情复杂的依法可以再延长30日。行政诉讼的审理期限一审一般是3个月,二审一般是2个月,特殊情况下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还可以延长。行政诉讼结束后,受雇人依法还将不能获得现实的赔偿金,因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二条之规定,“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因此,用人单位如果继续拒绝赔偿,受雇人还仍将继续诉讼,即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起诉于人民法院,法院再经过民事一审、二审,最终才能做出生效判决,判决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而根据《劳动法》以及《民事诉讼法》之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 )。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对于一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对于二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 。对以上期限相加,即可获知受雇人的获赔期限, 60日(工伤认定期限)+60日(行政复议申请期限)+60日(复议裁决期限)+15日(复议裁决不服起诉期限)+3个月(行政诉讼一审审理期限)+15日(对行政诉讼一审判决不服上诉期限)+2个月(行政诉讼二审审理期限)+60日(提起仲裁申诉期限)+60日(仲裁裁决期限)+15日(对仲裁裁决不服起诉期限)+6个月(一审审理期限)+15日(对民事诉讼一审判决不服上诉期限)+3个月(民事诉讼二审审理期限),以上期限累计即为26个月,即两年另两个月。这还不算经过法定机关批准,依法延长的期限。
三、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认定工伤,将使受雇劳动者丧失及时获得赔偿款的权利,损害劳动者的权益。
笔者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受雇人即便经过了上述的漫长的求索、等待,仍旧可能得不到现实有效的赔偿。首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对于用人单位没有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基金的,社会保障机构将不承担支付赔偿金责任,承担支付赔偿金义务的主体仍然是用人单位。而社会上不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基金的用人单位,大多为信誉不好、经济实力不强之类。通过工伤认定程序解决,受雇劳动者在工伤认定过程中无权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及先予执行措施。因为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之规定,财产保全措施、先予执行措施应当是在民事诉讼进行中由人民法院根据申请人申请采取,对于财产保全虽然可以由申请人在起诉前提出申请,但是也应当在法院受理裁定后15日内起诉,否则保全措施将自动失效。但是,在工伤认定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完全有时间、有条件将全部财产转移、隐匿或者挥霍掉。这将让受雇劳动者束手无策。
其次,通过工伤认定方式计算赔偿金的方式也对受雇劳动者不利。根据《工伤保险条例》,通过工伤认定程序解决,受雇劳动者获得的赔偿金包括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或丧葬费、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以及按月发放的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通过人身损害赔偿诉讼解决,受雇劳动者获得的赔偿金额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伤残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以及被抚养人生活费。两种赔偿费用计算的最大不同就是,工伤认定程序的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是按月发放的,而人身侵权损害赔偿诉讼的护理费、误工费以及被抚养人生活费是根据伤残级别一次性计算二十年。笔者在前面已经说明,社会上不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基金的用人单位,大多为信誉不好、经济实力不强之类,难以经历市场的考验,随时可能破产或者逃债,也很少能够自动履行判决义务,受雇劳动者及亲属不但将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强制执行申请,也将面临因用人单位消失而无法执行的痛苦,同时,也严重浪费司法资源。
四、强制受雇人认定工伤,违背了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本意。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从以上规定可知,《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本意是突出对受雇劳动者的保护,其所欲实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状态,即所有的用人单位均为职工参保了工伤保险,及时、足额地缴纳了工伤保险基金。受雇劳动者在遭受工伤事故后都可以通过社会保障机构及时、有效地获得赔偿款。如若如此,就不会存在本文所提起的秦某一案。但是现实是,虽然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法规、规章,规定所有的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基金,包括个体工商户也应当为受雇劳动者参保工伤保险,并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但是现实中仍旧存在大部分个体工商户、部分私营企业、甚至部分国有企业为了蝇头小利没有为受雇劳动者参保工伤保险。这将导致受雇劳动者不能通过社会保障机构及时、有效的获得赔偿。对此,笔者查阅了很多案例,发现在2004年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实施前,尚有部分案例通过民事侵权诉讼使受雇劳动者及时获得了赔偿,维护了受雇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004年5月1日以后就很少存在这样的案例了。因此,笔者认为强制没有为职工参保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的受雇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必须通过工伤认定程序索要赔偿违背了《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本意。
五、笔者对解决途径的建议
笔者注意到,虽然《工伤保险条例》及其他大量的法律法规规定,为劳动者参保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基金是用人单位的义务,核算、收缴工伤保险基金费用是社会保障机构的职责,并且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但是社会保障机构对核算、收缴工伤保险基金费用仍然处于被动作用。究其原因,未参保工伤保险、未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基金的用人单位,在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是赔偿义务人,社会保障机构不承担支付赔偿金义务是重要原因。如果无论用人单位是否缴纳工伤保险基金,社会保障机构在工伤事故发生后均应当承担支付赔偿金的义务,社会保障机构收缴工伤保险基金将由被动转为主动。同时受雇劳动者也将不用担心因用人单位破产、逃债而不能得到赔偿款。因此笔者的第一个建议就是修改《工伤保险条例》,对社会保障机构工伤保险基金的收缴机构和赔偿费用的支付机构予以分离,规定赔偿费用的支付机构对工伤事故发生后的受雇劳动者,无论用人单位是否缴纳了工伤保险基金,均承担支付赔偿金的义务。当然,社会保障机构在支付赔偿金后可以向用人单位追偿。
但是法律法规的修改具有严格的程序性,非一日可以实现。况且笔者的想法为一家之言,若不具有合理性或许根本不能实现,而司法解释的修改相对比较简单、容易。因此,在《工伤保险条例》修改之前,笔者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对《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第十一条第三款、第十二条第一款作一修改,赋予受雇劳动者有选择的权利,即受雇劳动者可以选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或者向社会保障机构申请认定工伤,接受诉状的人民法院和接受申请的社会保障机构应当告知受雇劳动者这项权利,受雇劳动者已经选定解决途径和机构不得改变。之所以如此建议,在于:1、虽然社会上不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基金的用人单位,大多为信誉不好、经济实力不强之类,但也不乏经济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企业,对这些用人单位应当允许受雇劳动者自由决定通过通过工伤认定程序解决,毕竟如果受雇劳动者年龄不大,通过工伤认定程序按月发放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对受雇劳动者更为有利。否则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2、但是因为两种赔偿程序赔偿费用的计算方式、标准不同,如果任由受雇劳动者随意改变,将会损害用人单位的权益,因此受雇劳动者已经选定,就不能改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强制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基金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工伤事故发生后必须通过工伤认定程序索要赔偿对受雇劳动者严重不利。如若观点偏颇,欢迎批评指导。


(作者为河南陕州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联系电话0398-3836486,13939820972,QQ282254319)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