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财政部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集中缴库的企业所得税地区间分配暂行办法》的通知(废止)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09:44:06  浏览:832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集中缴库的企业所得税地区间分配暂行办法》的通知(废止)

财政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集中缴库的企业所得税地区间分配暂行办法》的通知

2002年1月17日 财预〔200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中心支行:
为了妥善处理跨地区经营、集中缴库的企业所得税地区间分配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方案的通知》的规定,我们制定了《跨地区经营、集中缴库的企业所得税地区间分配暂行办法》。经国务院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跨地区经营、集中缴库的企业所得税地区间分配暂行办法

抄送: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

附件:

跨地区经营、集中缴库的企业
所得税地区间分配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保证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的顺利实施,妥善处理地区间利益分配关系,根据国务院《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方案》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跨地区经营、集中缴库的企业所得税是指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实行所得税汇总(合并)纳税、在不同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下同)设有分支机构(包括成员企业,下同)的中央企业及地方金融企业集中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以下简称集中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不包括实行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就地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确定地方分享企业所得税收入基数和分配集中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第四条 集中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地方分享部分按企业经营收入、职工人数和资产总额三个因素在相关地区间分配,其权重分别为0.35、0.35和0.3。
第五条 企业经营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全部营业收入。其中,生产经营企业经营收入是指生产经营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取得的全部收入;金融企业经营收入是指金融企业取得的利息和手续费等全部收入;保险企业经营收入是指保险企业取得的保费等全部收入。
各省企业经营收入按以省为单位汇总的分支机构合并会计报表数计算。
在所在省未设分支机构且直接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总部,其经营收入计入所在省,除此之外的企业总部经营收入均不计入所在省。
第六条 企业职工人数是指年度平均职工人数,为企业年初和年末在编职工人数的平均值。其中,在编职工为人事关系和工资关系均在企业的固定职工、劳动合同制职工,不包括离休、退休人员。
各省企业职工人数按以省为单位汇总的分支机构会计报表数计算。企业总部的职工人数计入所在省。
第七条 企业资产总额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各省企业资产总额按以省为单位汇总的分支机构合并会计报表数计算。
在所在省未设分支机构且直接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总部,其资产总额计入所在省,除此之外的企业总部资产总额均不计入所在省。
第八条 各省企业所得税分配额按下列公式计算:

第九条 确定地方分享企业所得税基数及分配2002年集中缴纳的所得税时,分配系数按2000年各省企业经营收入、职工人数和资产总额计算。
各省分配系数原则上每三年调整一次。调整时所采用的因素及数据按调整前一年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条 集中纳税企业所得税中央分享部分就地缴入中央国库,地方分享部分按分配系数划转到地方国库,年度终了时中央和地方财政进行清算。具体划转办法由财政部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 因改组、改制和资产重组,经批准实行集中纳税的企业分支机构发生变化时,中央财政相应调整企业所得税分配范围及相关省分享企业所得税基数。
第十二条 分配给地方的所得税收入,如涉及跨市(县)经营企业的,地方政府可以参照本办法制定省以下分配办法。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2年1月1日起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行政执法依据梳理

张生贵


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确认、行政调解


张生贵收录适时更新中
目 录
一、行政执法机关名称、执法主体类别及其法律依据
二、行政执法依据目录
(一)专门法律、法规、规章目录
(二)通用法律、法规、规章目录
三、依法应当实施的执法行为
(一)行政许可
(二)行政处罚
* 非公司企业法人及经营单位监管
* 企业名称监管
* 个人独资企业监管
* 合伙企业监管
* 个体、私营企业监管
* 无照经营的查处
* 个体饮食业监管
* 旅游景区个体户监管
* 商标监管
* 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的监管
* 特殊标志的监管
* 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的保护
* 商标印制单位监管
* 广告经营活动监管
*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
* 产品质量监管
* 消费者权益保护
* 食品安全监管
* 种子、种畜禽市场监管
* 非法人经营单位年度检验监管
* 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监管
* 印刷业监管
* 出版业监管
* 互联网上网服务监管
* 房地产业监管
* 电影行业监管
* 危险化学品监管
* 中介监管
* 中外合资、合作、合营企业监管
* 外国企业常驻机构监管
* 野生动、植物保护
* 未成年人保护
* 属强制性标准产品的监管

中国中日备忘录贸易办事处代表、日本日中备忘录贸易办事处代表会谈公报(1971年12月)

中国中日备忘录贸易办事处 日本日中备忘录贸易办事处


中国中日备忘录贸易办事处代表、日本日中备忘录贸易办事处代表会谈公报


(签订日期1971年12月21日)
  中日双方备忘录贸易办事处的代表于一九七一年十二月四日至十二月二十一日在北京举行了会谈,就中日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双方还就一九七二年度备忘录贸易事项达成了协议。
  周恩来总理、李先念副总理、郭沫若副委员长和王国权副会长会见了日方代表团全体成员,其中包括应邀前来友好访问的已故松村谦三先生的家属小堀治子和松村进,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双方在会谈中一致认为,国际形势日新月异的发展,进一步证明了近几年来双方发表的会谈公报是完全正确的。历次公报所阐明的中日关系政治原则和关于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美日反动派“归还冲绳”的骗局、日美军事勾结等问题的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支持。当前日本国内促进日中友好、恢复日中邦交的新高潮正在兴起。一切真正期望日中友好的力量莫不为之欢欣鼓舞。与此相反,佐藤政府却违背时代的潮流,无视舆论的反对,坚持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加紧制造“一中一台”的阴谋活动,其结果使它们自己越来越陷于孤立。
  日本方面对于佐藤政府不顾大多数人民的反对,在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充当逆重要事项等决议案的联合提案国深表遗憾,并且指出:在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驱逐蒋介石集团的决议以压倒多数获得通过以后,佐藤政府仍然死抱住“台湾地位未定”论,加紧策划“台湾独立”,实际上也就是继续制造“两个中国”,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佐藤政府的行动表明它所谓“改善日中关系”的言词是毫无诚意的,完全是为了摆脱困境而做出的骗人姿态。
  中国方面重申:台湾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是中国人民的骨肉同胞。台湾曾经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占达五十年之久,二次大战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已于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归还中国。所谓“台湾地位未定”,完全是荒唐无稽的谬论。美日反动派操纵一小撮“台独”分子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阴谋注定要失败。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日本方面对中国方面上述严正立场表示完全赞同,并且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已经归还中国;所谓“日蒋条约”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应予废除。
  双方一致认为:上述有关中日关系的政治原则,都是不可动摇的,根本不是什么在谈判中再来解决的问题。双方确信,有志于促进日中关系正常化的朋友都将会为坚持上述原则而斗争到底。
  中国方面高度评价已故松村谦三先生晚年不顾各方面的阻挠,致力于日中友好的献身精神;对日中备忘录贸易有关的朋友为继承松村先生的遗志,维护双方会谈公报精神所作的积极努力表示支持。日本方面表示决心进一步团结更广泛的力量,努力排除来自日本政府的障碍,完成松村先生的未竟之业。
  双方一致认为,这次会谈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了解,是严肃认真和圆满成功的。双方将在已有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以迎接中日友好的光辉前景。
  中国方面参加会谈的是刘希文、徐明、吴曙东、林波、丁民、王效贤、石志毅、江培柱。
  日本方面参加会谈的是冈崎嘉平太、古井喜实、田川诚一、松本俊一、鸠山茂太郎、吉崎鸿造、河合良一、渡边弥荣司、大久保任晴、安田佳三、姬野瑛一、井上宣时、谷仓民生、大久保勋、小林二郎、松村进、石黑丰、金光贞治。

     中国中日备忘录贸易       日本日中备忘录贸易
     办 事 处 代 表       办 事 处 代 表
      刘希文(签字)        冈崎嘉平太(签字)
      徐 明(签字)        古井喜实 (签字)
      吴曙东(签字)        田川诚一 (签字)
                     松本俊一 (签字)

                     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于北京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